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1月19日,高性能计算领域备受瞩目的戈登·贝尔奖出炉。ACM将本年度的该奖项颁给了一支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因“结合分子建模、机器学习和高性能计算相关方法,将具有从头算精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极限提升至1亿个原子规模”获奖。
获奖的8人团队中,有7张中国面孔。他们分别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贾伟乐和林霖、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涵、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默涵及其研究生路登辉,普林斯顿大学张林峰博士以及该校教授鄂维南、罗伯托·卡尔。
鄂维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鄂维南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1999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和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研究所教授;2009年获得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克来曼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入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14年创办大数据建模分析公司普林科技,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同年就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2015年出任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首任院长;2018年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数据学院首任院长。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其在力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陈默涵(0302),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助理教授和北大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获学士学位,2012年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密度泛函理论与分子动力学方法与应用;材料性质与极端条件下物质物性模拟;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器学习方法。
戈登贝尔奖(GORDON BELL PRIZE),设立于1987年,主要颁发给高性能应用领域最杰出成就,通常会由当年TOP500排行名列前茅的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获得。